部分栏目正在建设中

党建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先进风采详细

《襄阳日报》弘扬工匠精神 践行医者使命

发布时间:2022-08-18 00:00

弘扬工匠精神 践行医者使命

——感受市第一人民医院四位医生的匠心

 

通讯员 龚波 刘晓东 全媒体记者 朱月皎 文/摄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而医生就像修复生命的“工匠”。虽然医生和工匠职业不同,却有着同样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内核。

没有匠心,难成良医。一名好医生一定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四位资深医生的一线故事,感悟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白衣匠心。

“拆弹专家”,抢时间就是抢生命

和往常一样,忙碌了一天的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周佩洋博士在休息室躺下没多久,微信提示音又响起。

“50岁,女性,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两个多小时……”看到该院神经内科绿色通道微信群里的患者信息,周佩洋立刻起身,前往介入导管室,一场动脉瘤栓塞手术就此开启……

临床工作15年多,这种“拆弹风云”时常在神经内科上演。而身穿铅衣,手持导丝,在蜿蜒曲折的血管里疏通堵塞,取出“炸弹”的周佩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拆弹专家”。

周佩洋说,在中国,每12秒就有1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为此,市第一人民医院优化流程布局,成立高级卒中中心,畅通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加强院内外急诊急救衔接,组建卒中救治团队,强化多学科诊疗协作等。

“如今,转运患者的救护车在路上疾驰时,我们的‘卒中绿色通道’就已开启,介入团队已在介入导管室等候患者。从120急救医生发送患者信息到微信群直至患者上手术台,并成功穿刺,仅需30分钟。为患者实施取栓手术,并成功开通血管,只用时1小时。”周佩洋说。

周佩洋的带领下,目前,王璞、曹治华等6名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取栓手术。每到卒中高发季时,取栓手术一天能达十多台,这些医生都是24小时待命。

除了行动要快,卒中中心的医生还得有担当。

除了“拆弹”(动脉瘤栓塞手术),卒中救治团队更多的工作是“修桥”(取栓)。

去年9月,8岁的男孩童童(化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偏瘫,被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看到群里描述童童的症状和成年人大面积脑梗的症状非常相似,周佩洋立刻联系该院儿科,经两个科室共同商讨后,决定为童童做血管评估。而评估结果证实了周佩洋的猜测:童童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已全部堵塞。征得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为童童施取栓手术。20多分钟后,手术完成,孩子的血管被成功打通,目前恢复良好。

“取栓手术有一定风险,何况对一个8岁的孩子。其实,当时也有人劝我别冒险,但在生命面前,救回病人是医生唯一的选择。”周佩洋说。

博士“渔夫”,强科研促临床

手持一根细如发丝的显微注射针,紧盯着显微镜下的斑马鱼胚胎,将溶液注射进一颗颗半个芝麻粒大小的透明软体球状鱼卵中……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区,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新药筛选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就是科研办负责人段鹏博士“渔夫”团队的科研“主战场”。

段鹏说,斑马鱼胚胎通体透明,在体外生长发育,可通过显微镜很好地观察胚胎各个时期的发育状况;相比于哺乳动物,斑马鱼生长周期短,胚胎更容易获取,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其体内器官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段鹏团队每天都与2万多条与人类基因高度同源的斑马鱼相处,利用这种“水中小白鼠”,“渔夫”团队正构建和完善多种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建立集多种活性和毒性评价于一体的药物筛选系统。2021年9月,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新药筛选襄阳市重点实验室项目获批。该实验室成立近一年以来,段鹏团队已累计发表8篇SCI论文。

目前,段鹏课题组有来自妇产科病理科骨科药学部的5名博士学科骨干,还有20名在读研究生。在段鹏牵头下,该团队正利用斑马鱼疾病模型,以解决新药开发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临床健康评估问题为导向,展开一系列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斑马鱼繁殖的频率较高,每月都会产卵2-3次,而且繁殖的数量也比较大,一次可以产出200枚左右的鱼卵。斑马鱼作为人类疾病的强大临床模型,现在已经成为许多进入临床或临床试验药物治疗的重要起源。”段鹏自信满满地说,“未来,医院生殖医学科妇产科儿科、泌尿外科、病理科药学部等科室均可共享我们团队的科研成果。”

2019年7月,段鹏博士后出站后便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10项科研项目,获批纵向科研经费近百万元。如今,他还在该院科研及对外交流办公室牵头,与眼科学、麻醉学、生物医药工程、药学、纳米医学的多名博士,共同开展该院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

段鹏说,他喜爱科研,热爱阅读文献、写论文、做实验……这些工作早已融进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不断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同时,他也带教研究生,帮助和指导该院医生开展医学科学研究,以科研促临床,助推该院高质量发展。

掌镜高手,火眼金睛揪出早癌

消化内镜室内,推床一张接着一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周和荣副主任医师娴熟地进镜、退镜,精细地对消化道进行观察和判断。一根细细的内镜,无论是弯曲的肠道还是狭窄的胃腔,他都能快、准、稳地把控好镜头前进的方向、角度、力度,游刃有余。

在“镜子行业”深耕26年,在每年数千例内镜操作的磨练下,“70后”的周和荣练就了一手高超“镜”技。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是内镜医生共同的座右铭。周和荣表示,截至目前,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有效手段。由于消化道早癌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极强,这就要求内镜医师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于早癌,既能发现,也能识别。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秉承先进的“精细胃镜”理念,不落下每个角落,数十年来几乎未发生错诊漏诊。

今年4月,40多岁的李女士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体检。胃镜检查时,一名年轻的内镜医生发现李女士食管中段有一处直径约4mm的隆起,表面发红、粗糙,有少许渗血,不敢盲目取活检。他赶紧请来经验丰富的周和荣,仔细观察可疑病灶后,周和荣怀疑是早期食管癌,他立刻进行病理活检取样,结果被确诊为早期的鳞状细胞癌。

后在行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周围黏膜的病理检查均为阴性。消化内镜中心护士长李琼霞说:“食道鳞癌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周和荣医生精准判断和操作,可谓‘一钳子’夹掉了肿瘤,遏制了后期的病变。”

26年的内镜生涯,慧眼匠心,精益求精,周和荣用他的专注与执着,服务于每一名内镜患者,谱写出内镜人永葆初衷、不断追求的责任与担当。

脊柱巧匠,撑起生命的“大梁”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被誉为支撑生命的“大梁”。而在脊柱的周围,紧密分布着大量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手术中,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大出血休克死亡、脊髓神经损伤,从而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

正因如此,脊柱外科医生也被称为终日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在脊柱上实现生命奇迹的人。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石义华博士,就是这样一位脊柱巧匠。去年,石义华所在的骨科完成的1000多台脊柱手术里,700多台都由石义华主刀完成,最多的一天做了9台手术。

今年8月初,他刚刚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患者章先生入院时,颈椎退变严重,脊髓神经受压导致四肢无力,行走困难,不仅寰枢关节脱位,而且颈3/4椎体滑脱,颈椎管狭窄,且长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手术难度大,章先生辗转多地均未得到有效治疗。

石义华介绍,寰枢椎是人体的第1节和第2节颈椎,该部位颈椎管所容纳的高位脊髓,毗邻控制心跳和呼吸的延髓,一旦出现损伤,不仅会导致瘫痪,还会直接造成病人心跳、呼吸障碍,导致死亡。要在这颅颈交界处进行手术,本身就属脊柱外科的高难度,再加上该患者合并的其他复杂病情,让原本危险重重的手术“难上加难”。

在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后,8月3日,石义华为章先生进行了手术。

由于是“多合一”的手术,在全麻下,石义华分别采用俯卧位和仰卧位两种体位为患者进行手术。在连接生命中枢的要塞里,毫厘的偏差都不可以有。手术室里,石义华屏息静气,精准操作,6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章先生恢复良好,行走恢复正常,已于8月13日出院。

石义华表示,像这样的高难度手术每年都会遇到,他将继续和骨科的战友们一起努力,勇攀技术高峰,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大梁”。(原载《襄阳日报》2022年8月18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襄阳日报》弘扬工匠精神 践行医者使命
公众号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24小时服务热线

电话:0710-3425180

抖音
抖音
药物临床
试验
(GCP)
监督电话

服务投诉电话:0710-3421136(工作时段) 

党风廉政监督电话:0710-3420421(工作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