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为推动“一极两中心”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为推动“一极两中心”建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2021年02月20日 本报 热度:3391
本报评论员
作风建设是个永恒课题。2017年以来,市委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坚定不移、持续推进,目的就是紧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把作风建设向深处推、往实处抓,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广泛凝聚推进“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经过“攻坚年”的洗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明显改进,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锐气更盛、热情更高,为奋进新征程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经过“攻坚年”的淬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环境更优、包袱更轻,为谱写新篇章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攻坚年”的磨砺,全市社会各界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信心明显提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政商政企关系更加融洽。
今年是具有重要特殊意义的一年,不仅是建党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还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市委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第五个年头。市委将今年作风建设的主题确定为“服务发展、提升效能”,扎实开展“服务年”活动,就是要激励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要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来优化环境、激发活力,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全市上下要深刻理解市委开展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的初衷,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
要强化宗旨意识,擦亮公仆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的领导人关于“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论述,真心实意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服务群众的“孺子牛”、服务基层的“勤务员”,全心全意践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要进一步放大“放管服”改革的“乘数效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快重塑,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服务型政府加速形成,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襄阳在这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放管服”改革的好举措,给广大市场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加快探索服务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好办法,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助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要扎实维护并发展基层的首创精神。基层是创新的沃土,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得益于基层探索和顶层设计的高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改革是这样,其他工作同样如此,只要上下对称、同心合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广大基层干部,对他们要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多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切实把创新的土壤呵护好。
全市党员干部要驰而不息转作风、躬身入局优服务,时刻保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为推动“一极两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