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高学历护士成护理“主力军”
《襄阳晚报》数字报 > 2021年05月10日 > 9版-健康周刊 > 正文
技术好、懂科研、擅管理
高学历护士成护理“主力军”
从左到右依次为任之珺、张琳君、席宇
□通讯员龚波 刘晓东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彭护士长,这个病人气道压力高,做了好几次气管堵管都没有成功。”面对难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彭剑英给出的解题思路是“循证”。
结合医院康复科总结的堵管方法,经过查阅文献,进行循证后,彭剑英制订出一套实践方案。
改进堵管工具后,通过循序渐进地操作,患者堵管成功,护士的工作量也大大减轻。彭剑英将她的“解题过程”分享到NCU(神经重症监护室),带动护士一起思考、学习。
今年32岁的彭剑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位拥有全日制硕士学位的护士。今年1月,工作四年的她升为护士长。
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邢利民介绍,医院里像彭剑英一样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护士,共有11人。目前,全院护理团队共1386人,本科学历占90%以上。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琳君要扮演两个角色:作为护理部护士长,她要深入不同科室,掌握临床一线情况;作为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讲师,她要拿起书本,开展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
尽管工作很忙,张琳君却十分欣慰,因为她看到了护士更高的职业价值。
张琳君说:“以前,一提到护士,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打针发药’,给医生帮忙。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对护理团队专业性要求的提升,硕士护士、专科护士日渐增多。”
2012年,张琳君攻读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她鼓励更多同事加入到读研的行列。
邢利民说,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护士的优势,在于能用科研的思维指导临床工作。然而,这些护士在临床和管理上,经验相对缺乏。为了将他们培养成技术好、懂科研、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医院采取了“院内+院外”多途径培养模式。“入岗前,他们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全情景式培训;他们要不定时参加国内高水平护理学术会议和管理学讲座;我们打破人才使用常规,将年轻的高学历护理人员提拔为护士长。”
1992年出生的席宇,今年刚被提拔为医院血管外科的护士长。“今年我利用参加培训学到的知识,为血管外科制订了详细的科研培训计划,以提升全科室的护理水平。”席宇说。
今年被提拔为内分泌科护士长的任之珺表示,会在工作之余,利用所学,教科室护士撰写论文,并根据她们的想法,指导她们发展为专科护士。
邢利民表示,医院将持续引进高学历护士,不断满足患者对于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