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65]弘扬医德医风 谱写和谐乐章
西区消化内科 徐曾丽
近期我院组织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通过换位思考,亲身体验患者所想、患者所思、患者所盼,让我找准了自身问题,明确了努力目标和改进方向。
通过参加“假如我是服务对象”活动,我深感责任重大,对于患者,正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是他们的希望,所以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精湛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医学界也以飞快的速度向前进展,新知识、新观点、新仪器等层出不穷,单凭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这就要求我们有再学习的能力,要积极主动接受继续教育,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高尚的医德医风也是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必不可少的品质。目前少数患者,对医院存在不满,主要是对服务质量(开大处方、检查多、用药多、费用高等)不满意,更凸显了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卫生法规、医疗规范,做到“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注重细节服务,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真正把病人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病人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从让病人满意转向让病人感动,努力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治愈患者,是医生永远的初心。有人说你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是的,早在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就曾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在最近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我院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医务工作者,大家纷纷请愿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计生死、不计报酬!他们顶住身体和精神的各种压力,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果实。这种抗疫精神感动全社会,感动了中国,我们要继续弘扬和传承这种抗疫精神,让大家明白,医务工作者永远是大家的“健康守护天使”。
通过本次活动及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严格规范自己的诊疗行为,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意见,主动改进工作,避免医患纠纷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新风尚。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