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栏目正在建设中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疗动态详细

女子起床莫名眩晕,原来是耳朵里的“石头”作怪

发布时间:2025-08-27 10:50 本文来源: 管理员 点击量:

【本网讯】头晕恶心、天旋地转、晕车晕船……说起头晕的滋味,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可是没坐车、没乘船,为啥还会感到眩晕?这可能与一块不老实的“小石头”有关。

李阿姨最近总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缠上。清晨起床就感觉整个世界突然像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天花板在眼前转圈,地板像波浪似的晃。这已经是一周里的第三次了,有时就连躺下也会出现,每次发作都不过十几秒。可天旋地转的感觉让她连睡觉都发怵,于是马上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家属带她到前庭功能检查室做完检查,医生指着屏幕上的动态影像笑着说:“您这不是‘老毛病’犯了,是耳朵里的‘小石头’迷路啦!”

眩晕亚专业副主任医师黄瓅介绍,人体内耳的椭圆囊里藏着许多碳酸钙结晶,它们像“平衡传感器”一样感知身体运动。可一旦这些“耳石”脱离原位,飘进负责感知旋转的半规管,就会干扰神经信号,让大脑误以为身体在剧烈晃动,眩晕就这样找上门来。

对付这种“耳石症”,传统的手法复位是靠医生凭经验转动患者头部,像“摇骰子”一样试图让耳石回到原位。但李阿姨试了两次都没成功,每次转动脖子都疼得龇牙咧嘴,复位后还晕了一下午。直到医生建议她试试“转椅”复位,她才真正体会到“眩晕克星”的威力。

“转椅”复位的第一个“杀手锏”是精准定位。这个长得像太空舱的设备,能通过预设的旋转角度、速度和倾斜度,让耳石在流体力学作用下“顺流而下”,大大提高复位成功率。

对活动受限及颈椎、腰椎疼痛的患者来说,“转椅”的舒适度堪称“福音”。李阿姨坐上“转椅”时,医生先给她戴上轻便的头托和眼罩,“转椅”启动后只是缓慢旋转、倾斜,像坐游乐园的咖啡杯一样温和。“之前医生掰我脖子时,我紧张得全身僵硬,反而影响复位效果。”李阿姨说,“转椅”复位全程不到10分钟,她甚至没感觉到明显不适。

“转椅”能应对复杂病例。医生介绍,有些患者的耳石像“调皮的跳跳糖”,不仅脱位到多个半规管,还可能黏附在管壁上。传统手法复位很难处理这类情况,而“转椅”可以通过多轴联动的复合运动,产生特定方向的液流冲击力,像“高压水枪冲污渍”一样把顽固耳石“冲”回椭圆囊。

复位后可追溯。设备会自动记录复位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和运动参数,就像给耳石症做了“病历档案”。如果后续复发,医生能通过对比数据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重复无效操作。

现在李阿姨已经能正常跳广场舞了,她总跟老姐妹们科普:“治眩晕别硬扛,耳朵里的小石头迷路了不可怕,找对‘导航仪’,让“转椅”送它们回家就行!”

其实耳石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却常被误认为是“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医生提醒,当你出现起床晕、低头晕、翻身晕等症状时,可能是耳朵里的“小石头”在捣乱。及时找到专业医生,让“转椅”这个“导航仪”送耳石“回家”,就能重新找回平衡生活。

神经内科:陈静秋 )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女子起床莫名眩晕,原来是耳朵里的“石头”作怪
公众号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24小时服务热线

电话:0710-3425180

抖音
抖音
监督电话

服务投诉电话:0710-3421136(工作时段)

党风廉政监督电话:0710-3420421(工作时段)

纪委监督邮箱:xyyyjwjcs@163.com

GCP 药物临床
试验